2022-09-20 09:00:55 來源:山西日報
麻家梁煤業有限公司圍繞礦山智慧大腦綜合基礎平臺、智能裝備和機器人、煤礦大數據、5G技術應用四大方向持續推進建設智能煤礦,實現礦山“人、機、環”數據智能化精準采集、網絡化傳輸、規范化集成;
朔州低碳硅芯產業園區內已落地的11個項目正在建設中,該園區全面布局硅芯、氫能等戰略性新興產業,打造新的可以有效替代煤電的支柱性產業,樹立資源型地區轉型發展新標桿;
廣袤原野上,431萬畝糧食作物長勢喜人,豐收在望。朔州市緊盯“好田產好糧”,致力“好法造好地”,強政策、強投入、強建管、強效益,全力推進高標準農田建設,全市糧食產量連年增長,2021年人均糧食占有量790公斤……
近年來,朔州市認真貫徹落實重要指示精神,堅持把產業轉型作為經濟轉型的重中之重,持續推進傳統優勢產業率先轉型、戰略性新興產業引領轉型、服務業提質轉型、農業特色轉型、三次產業同步創新轉型,讓高質量發展跑出加速度、駛上快車道。
推動內涵集約發展 傳統優勢產業率先轉型
在中煤平朔集團井工三礦寬敞明亮的地面控制室,工作人員按下“一鍵啟動”按鈕,隨即,出現在屏幕上的工作面上的采煤機瞬間運行,滾滾“烏金”順著運輸帶向礦井出口方向傳輸,各項數據隨即實時顯現傳送回智能化綜合管控調度大屏上,各系統運行情況、設備參數等一目了然。
近年來,朔州市通過“數字+”“智慧+”賦能,深入實施煤礦智能化改造、能源互聯網建設等一批智能化工程,推動煤炭、電力等傳統優勢產業率先轉型,實現發展模式由外延粗放向內涵集約轉變。
同煤麻家梁煤礦實現了5G入井;龍礦集團大恒煤業有限公司8條主運皮帶、6個變電所、3個主水倉實現了自動化遠程控制;后安煤炭有限公司實現了掘進機本地操控、近距離無線遙控、遠程遙控、定位截割……
煤礦綠色開采,智能化是趨勢。朔州市積極推動煤炭產業走上“減優綠”之路,推動大數據和智能化賦能煤炭開采。出臺制定實施《山西能源革命綜合改革試點朔州實施方案》《朔州市煤礦智能化建設工作方案》,多次召開煤礦智能化建設工作推進會。2021年以來,連續兩年制定了《全市深入推進煤礦智能化建設工作方案》,大力推動煤炭智能綠色安全開采,提高煤炭先進產能占比。2021年,全市建成2座智能礦山、51個智能工作面,累計完成投資4.38億元,全市煤炭先進產能占比由2015年的83.2%提高到2021年的92%。截至目前,全市今年在建工程已完成20處智能化建設工作面。到2022年底,將建成2座智能煤礦和81處智能化采掘工作面。
同時,朔州市不斷優化電網結構,堅持煤電機組加強節能降碳改造、靈活性改造、供熱改造“三改聯動”。截至2021年底,全市并網發電規模達到1638.68萬千瓦。朔州市還加快光伏、風電、水電等清潔能源和新能源的發展,推動能源供給由單一向多元、由黑色向綠色轉變。2021年底,全市新能源裝機623.68萬千瓦,占比由32.97%提高到38.06%。
從井下智能化的綜采工作面,到煤電機組的“三改聯動”;從一臺臺矗立的風力發電機,到一片片高效的太陽能光伏板,朔州市能源轉型盡顯綠色低碳。
推動集群規模發展 戰略新興產業引領轉型
在朔州民用機場,正在進行開航前的準備工作。機場以“實現清潔低碳用能模式,打造全省零碳機場示范樣板”為目標,引入“零碳”概念,設計了可再生能源供熱系統、地熱能冷系統、儲能系統、智慧能源管理系統,采用可再生能源滿足用能需求,進而實現零碳用電、零碳供暖、零碳制熱、零碳服務。目前,在全省處于領先水平。
在懷仁經濟技術開發區金沙灘生物醫藥園區內,普惠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技術研發中心的工作人員正在進行各道程序的試驗檢測。據了解,該公司有專門的研發團隊與南大和沈陽化工研究院進行合作,工藝技術目前處于國內領先地位……
戰略性新興產業是引導未來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力量,是實現高質量發展的希望所在。朔州市緊扣高質量發展主題,瞄準“雙碳”目標,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不斷挖掘培育發展新動能,謀劃和推動了一批帶動性強、可持續性好、綜合效益高的高質量項目,全力打造轉型綜改示范高地,打造能源革命創新高地。
2021年,全市新動能發展活力十足,高技術制造業增加值同比增長91.4%,高于全市平均水平81.8個百分點。戰略性新興產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3.3%,高于全市平均水平3.7個百分點。今年上半年,全市高技術產業增加值同比增長79.4%,高于全市平均水平65.7個百分點,拉動全市工業經濟增長0.3個百分點;戰略性新興產業增長28.4%,高于全市平均水平14.7個百分點,拉動全市工業經濟增長1.9個百分點。同時,高技術產業投入加大,1至6月份,全市高技術產業完成投資8億元,同比增長29.8%。
目前,全市上下正在著力打造綠色低碳的“二園四群”,培育壯大新興產業:打造千億級低碳硅芯產業園和零碳產業園;打造新能源產業集群、陶瓷產業集群、新材料產業集群和醫藥產業集群,全力推動戰略性新興產業融合化、集群化、生態化,為全方位推動高質量發展提供有力支撐。
推動高端融合發展 服務業完成提質轉型
在山西經緯通達股份有限公司貨場,每天都會有100多箱的貨物從這里運輸發往全國各地。目前發運的主要貨物有糧食、煤,還有地磚。公司還開通了中歐、中亞班列,截至今年8月,已開行8列,貨值1.6億元,其中陶瓷占比5800萬元。該公司屬內陸港樞紐型物流園,是天津港、京唐港等環渤海港口的中遠程物流基地,已形成公、鐵、水多式聯運集約化樞紐布局,為朔州企業開辟一條物流新通道,對于朔州及周邊地區煤炭、礦石、建材、陶瓷、農畜產品等的對外貿易有巨大促進作用。
現代服務業是經濟發展的重要內容,是實現高質量發展的有力支點。近年來,朔州市一手抓生產性服務業,一手抓生活性服務業,同頻共振、持續發力,服務業規模在持續增大,發展速度在持續加快。
生產性服務業代表著現代服務業發展程度,并能夠對產業結構調整起到有效推動作用。朔州市大力發展生產性服務業,深入實施現代服務業提質增效十大行動,全力創建省級現代服務業集聚區,構建優質高效、鏈條完整、結構合理、競爭力強的現代服務業體系。特別是以高鐵站、機場建設為契機,規劃布局空港、陸港物流園區。同時,還加快發展非營利性服務業,提升服務質量。
暮色四合,華燈初上。忙碌了一天的人們,來到美食街區、文娛場所、城市綜合體等地,盡情享受城市夜晚的魅力。在萬達廣場,在美都匯廣場,在華寶美食城,在振華小吃街……羊雜、土豆餅等各種美食,碰碰車、電玩等各類游戲,還有卡拉OK、電影等各種娛樂活動,點燃了市民經濟,增添了城市活力。
朔州市全面發展生活性服務業,推動批零住餐等傳統商貿消費升級,因地制宜發展生活消費集聚區,特別是推動建設一批夜經濟生活集聚區,促進生活性服務業高品質、多樣化發展。同時,發展新型消費方式,依托“互聯網+服務”等新業態,拓展社群營銷、直播帶貨、云逛街等消費新模式。
推動優質高效發展 農業實現特色轉型
在山西農業大學生態農牧研究所朔州基地,一株株青貯玉米茁壯成長,一片片青貯苜蓿生機勃勃。自山西農業大學生態農牧研究所成立以來,就與朔州市農業農村局、朔州市現代農業發展服務中心共建朔州基地,進行新品種試驗并取得良好成效。2022年共試驗玉米、高粱、莜麥、蕎麥等各類農作物新品種300多個,其中,青貯玉米新品種展示61個,籽粒玉米新品種展示57個。
農業是關系國計民生的基礎產業,是安天下、穩民心的戰略產業。近年來,朔州市緊緊圍繞特色農業強市建設目標,堅持調結構、抓特色、轉方式、增收入,著力做大做強特色農業,農業農村經濟持續向好。今年上半年,全市實現農林牧漁業總產值41.4億元,同比增長20.4%,其中,農業總產值1.5億元,同比增長17.1%;農林牧漁專業及輔助性活動總產值2.8億元,同比增長2.0%。
著力提升農業綜合生產能力。認真落實糧食安全黨政同責,嚴格執行“菜籃子”市長負責制,堅持“十穩十提”,深入推進雁門關農牧交錯帶核心區和“北肉”交易平臺建設,打造優質奶源、優質肉羊、優質牧草、優質玉米、優質雜糧、優質蔬果“六大基地”,構建農工貿一體化、產學研相結合的現代農業產業體系,切實保障糧食和重要農產品有效供給。
堅持“特”“優”戰略,推進農業高質高效。實施現代種業提升工程,區域布局、板塊推進、集群發展、園區引領,重點發展雜糧、畜牧、鮮干果、蔬菜、中藥材等特優農業,建成了優質飼草料生產基地、全省“北肉”平臺主產區、北方優質奶源基地;大力推進高標準農田建設,累計建成高標準農田142萬畝,全部用于糧食生產,支撐全市糧食產量連年增長;朔州市還大力實施品牌興農戰略,著力培育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做大農產品精深加工產業集群。龍首山糧油生產的“晉之坊”小米與綠豆,新龍羔羊肉生產的“強老漢”羊肉香菇醬與辣椒醬榮獲“中部六省名牌農產品”稱號。“雁北紅”枸杞芽茶等7個產品被第七屆中國(山西)特色農產品交易博覽會組委會評為“產品金獎”。
推動協同跨越發展 三次產業同步創新轉型
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近年來,朔州市把創新擺到核心位置,增強科技創新能力,打造一流創新生態,破除制約創新發展的思想障礙和制度藩籬,最大限度地激發創新活力,為全方位推動高質量發展提供強大動力。
加強重點創新平臺建設。完善重大創新平臺運行管理制度,促進科技資源開放共享,晉坤雙碳產業研究院成立,煤矸石高值利用山西省重點實驗室和新型功能炭材料山西省技術創新中心獲批建設。截至2021年底,全市高新技術企業達到70家以上,省級重點實驗室2個,省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技術創新中心)2家。今年,組織開展本年度市級科技創新平臺的認定工作,目前,已有15家企業申報市級科技創新平臺。組織企業高校申報省級技術創新中心和重點實驗室,目前,有2家企業申報省級技術創新中心,1家高校申報省級重點實驗室。
加快科技計劃項目實施。以實施重大專項、重點研發項目、成果轉化項目等國家、省、市級項目為抓手,組織實施一批技術含量高、產業關聯帶動作用大、市場開發能力強和經濟社會效益顯著的重大科技示范項目,重點支持硅芯產業、能源互聯網、儲能、煤炭安全高效智能開采、煤炭清潔高效利用、固廢資源綜合利用、新能源、新材料、現代農業、衛生防疫、安全環境治理等重大科技攻關項目。
做好人才支撐保障。依托重點項目、重點學科和開發區建設等,積極引進高層次創新人才,積極培養本土創新人才,堅持引才與育才并舉、用才與留才并重,著力打造一支高素質創新人才隊伍。制定《朔州市創新人才發展二十五條》《關于支持山西工學院引進高層次人才的若干舉措》等政策措施,創新人才引進培養使用機制,構建起更具競爭力的人才工作體系。2021年設立6000萬元人才專項資金,獎勵創新創業人才和團隊1000萬元,同時,大力實施優化人才服務“提質”工程,投資1.14億元對752套人才公寓完成配套裝修。
潮平兩岸闊,風正一帆懸。在轉型發展蹚新路的偉大實踐中,朔州正踔厲奮發、篤行不怠,積極探索和實踐高質量發展新路徑,努力在高質量轉型發展上邁出更大步伐。
老熟妇偷惰视频_XXXchinese国产_午夜dj在线观看高清_印度肥妇黑毛BBW